当前位置: 惠能扶风 > 佛法戒色 > 探索善知识的秘密:如何找到心灵导师并持续修行
探索善知识的秘密:如何找到心灵导师并持续修行
发表日期:2024-05-05 10:52| 来源 :本站原创 | 点击数:789次
本文摘要:善男子,我复略说一切菩萨行、一切菩萨波罗蜜多、一切菩萨住处、一切菩萨忍门、 一切菩萨三昧门、一切菩萨神通智、一切菩萨总持门、一切菩萨逆行智、一切菩萨四无量心、一切菩

如何亲近善知识 (4)

亲近善知识的目的是跟随导师学习佛法,并不断修持信心和善心。

探索善知识的秘密:如何找到心灵导师并持续修行

亲近善知识的目的是依师学法,按照闻、思、修,戒、定、慧等次第,走上解脱成佛的道路。因此,修学佛法需要两个条件:一是外缘--接受善知识的教导;二是自身精进努力,依教奉行,遵守善知识的戒律,二者缺一不可。我们往往会有一种心态,认为只要有了善知识就万事大吉了,其实未必如此。六祖坛经》中说:"若人自悟,不须外求;若人常执,须他善知识,方得解脱,无有是处"。(第一卷)这一点也提示我们,不要依赖老师。如果你说我的老师很厉害,到时候他会来解脱我,那么即使是佛陀也不能解脱你。如果你自己不修行,就不可能指望你的老师来开导你。如果不靠自己修行就能开悟,那么十方三世无量无边的诸佛菩萨早就把你度化了。因此,亲近善知识时,不能有依赖心。如果你因此,我们依师学法,就是在自己的身心上修持善知识所说的法,一点一点断除过失,一点一点积累功德,让自己的心相续越来越接近善知识的心相续,最终与善知识契合,获得与善知识同样的成就。

善知识有两种:外在的和内在的。外在的是我们可以触摸到的、可以亲近的、就在我们面前的老师。内在的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说虽然这位善知识不一定在你身边,但他所传授的佛法是你自己能够理解和消化的。当你在生活中遇到具体的情况、困难和问题时,你知道如何做出选择。因为跟随老师的目的是学习佛法,学习佛法是为了获得智慧,智慧的特质就是选择,选择就是在面对各种境界时知道该怎么做。也就是说,通过听闻、思惟、实践佛法的能力不断提高,觉悟、观察、思惟的能力不断增强,慢慢地就能自立了。到了一定程度,你会觉得自己的选择符合善知识的标准。这意味着,你内在的选择能力已经与善知识的能力相同,你的心念已经能够与善知识的心念相应。依止善知识,就是让自己的心与善知识的心相应,只要能够相应一点,就会有一点成就感。

大家都知道 "弹花悟旨 "的禅宗公案。昔日佛陀在灵山会上弹花示众,大众默然不语,不解佛意,只有大迦叶破颜微笑。这时,佛陀告诉大众: "我有法眼,涅槃妙心,实相无相,微妙法门,不立文字,教外别传,托付大乘。" 佛陀与大乘在这一刻心心相印。

中国的大师也是一样,当年六祖惠能大师在五祖弘忍大师那里参学八个月后,五祖把他叫到内室,为他印《金刚经》,当讲到 "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"时,六祖恍然大悟,脱口而出五禅:" 自性何时净?自性不生不灭!自性本自具足!自性是不可动摇的!自性何时能生万法?" 此时,五祖和六祖的心念相通。

近代高僧能海法师亲近康萨仁波切时,曾得到仁波切的高度赞扬:"能海理解我的教法,尽管由于汉藏语言文字的差异,佛法时有不同,但他能深刻领悟,并如我过去一样,依真理而行,这是因为师徒之间的心心相印、当下理解。"

为什么大德们能够仔细领会导师的意图,并传承善知识的心法?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都对所依止的善知识生起了清净的信心。因为修法最重要的是亲近善知识,而亲近善知识的第一关就是对善知识生起信心。例如,《华严经》中说:"信为功德源,能育诸善法,能破疑爱网,能显无上涅槃道。信离垢净心,灭憍慢敬,亦是法中第一宝,受诸行净手。" (卷 14)这里非常明确地指出,信是道的根本,是一切功德之母,一切功德都是从信中生长出来的。佛说大乘十法经》中说:"信为最上,由信正觉;是故信等事,智者所敬近。信仰是最世俗的,也不缺乏信仰。因此,信仰和其他诸法都是智者所亲近的。若不信善人,不生白法;犹如焦种,不生根芽"。反之,如果我们对善知识没有信心,它就像被火烧焦的种子,无法生根发芽。例如,《大乘大集十轮经》云:"常恭敬听法,深信不谤,供养说法师,如念佛世尊。" (卷9)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云:"善男子,于法应倍恭敬爱,生清净心,于善知识,生如来想。何以故?为善知识守护,菩萨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。" (卷二十七)《华严经》(六十华严)云:"不佞善知识,智慧广大无边际,专求佛菩提,利益诸众生。尊重善知识,其心如佛想,勇猛精进力,具因陀罗网行"。(卷五十六)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》云:"汝从所闻甚深般若波罗蜜多,当念此地诸上师,当知恩德念念报。善男子,汝当念此: 我所听闻的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是我最好、最真实的朋友,因为我听闻了这一妙法,我将很快证得不退转的无上平等菩提,因为这样,我将能够接近佛陀的正等正觉,并将博得佛陀的加持。我们不仅要常思善知识的功德,培养尊师重道的信念,还要常念善知识的恩德。我们必须认识到,我们在佛教中所取得的成就都与善知识有关,我们很难完全体会到善知识为我们所做的一切。在这个世界上,父母生我们色身,老师教我们知识学问,善知识教我们佛法,让我们沐浴在法性的光辉中。世间孝子对父母尚且念恩报恩,何况修持佛法之人。反之,如果我们不懂得感受善知识的恩德,就会认为自己在佛法中得到的一切都是应该的,是自己得到的,这样就会造下远离善知识甚至堕落的业,这条路就不可能走得长远。只有经常思惟、忆念善知识的功德和恩德,我们才会想要亲近善知识,才会想要恭敬地如实依止善知识,才会有坚定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走好这条成佛之路。在这方面,我们应该以善财童子为榜样,看看他是如何看待忆念善知识的功德和利益的。华严经》中说:"善知识者,忆念善知识功德利益。华严经》又说:"善男子,我复略说一切菩萨行、一切菩萨波罗蜜多、一切菩萨住处、一切菩萨忍门、 一切菩萨三昧门、一切菩萨神通智、一切菩萨总持门、一切菩萨逆行智、一切菩萨四无量心、一切菩萨广大愿、 一切菩萨普贤行,一切诸佛法,如是善知识力所成 善知识力所成,以善知识为根,从善知识生,依善知识长,依善知识住,善知识为因,善知识能发起。 " (卷三十三)这是经典中对善知识重要性的总结,所谓 "诸善根从师来,能生利乐如良田",作为学佛人,一定要不忘初心!

作为学佛人,我们要不忘初心!在漫长的学佛之旅中,选择和亲近善知识是至关重要的一步。通过亲近善知识、听闻佛法,我们可以坚定信念,在善知识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修行知见,进而精进努力。

我们今生非常幸运,能够亲近善知识,依止善知识,如理如法地修学佛法。通过我们今生的努力,不断造作随喜善知识的善业,保持这种难得的平等心流,这种善业在我们未来的生命中会相续增长,甚至在我们的生命中也能得到善知识,并在成佛的道路上随喜善知识,直至证得无上菩提。

法音》,2007 年第 10 期(总第 27 期),第 19 页


参考资料
(责任编辑:admin)
热门推荐
  • 娱乐资讯
  • 社会百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