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惠能扶风 > 修行大全 > 过江修行:探索自在生活的真谛
过江修行:探索自在生活的真谛
发表日期:2024-04-13 08:48| 来源 :本站原创 | 点击数:403次
本文摘要:如果一个人能够确信不贪婪会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,自然就不会再贪婪了。对世俗一味向外追求和谐,比如两个人意见不合,而甲的力量很大,那么即使乙勉强听甲的,或者口服心不

实践篇

做一个自给自足的实践者

I. 修炼的定义

修行是什么意思?修是行为,本与生活密不可分。修,则是修理、修补,即修补不好的东西。因此,修行就是改善生活中不符合佛法的行为,绝不是无中生有,在生活之外另寻神秘体验。尤其是禅宗,修行不离生活,正如六祖所说:"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;世间求菩提,犹如觅空角。如果我们能首先将修行概念化为 "改恶向善",那么我们就能将修行落实到生活中,而不会陷入生活的荒诞和妄想之中。

和谐的境界

精神修行的目标是什么?通俗地说,就是 "和谐":自己与自己的和谐,自己与外界的和谐。现代西方思想崇尚个人主义,人生目标就是创新、突破、求变,往往不考虑:突破对个人、对世界有什么意义?这就是为什么西方思想在本土化方面做得很好,但在整体和谐方面却不如东方。因为每一点的创新和发明都有可能造成与其他点的不和谐和冲突。

综上所述,修养是求和谐,而不是求突破;是修正已有的东西,而不是舍弃已有的东西去寻求新的境界。比如,你不善于看书,而你立志要善于看书,这就是修养。比如与人相处不来,就想跑到山里躲起来,这是逃避的修行,不是修行。读好书、做好事是修行者的态度。

既然修身的目的是求和谐,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和谐呢?两个人意见不一致时,是甲听乙的,还是乙听甲的,才能和谐呢?我觉得人的外在表现有很多不同,比如求名求利、求知求学等等。然而,在内心,他们所做的与他们所做的是不一样的。然而,他们内心所祈求的,无非是和谐、自由和圆满。既然大家都在追求和谐,为什么人们就不能远离烦恼呢?究其原因,就是追求和谐的方法不对。对世俗一味向外追求和谐,比如两个人意见不合,而甲的力量很大,那么即使乙勉强听甲的,或者口服心不服,那么表面上看似一时妥协了,但内心依然是冲突的、矛盾的。

而佛教则强调内在的觉悟,向内的消解,即当我们不能执着于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时,就不会与他人发生冲突和矛盾。既然 "我 "根本不存在,也就不存在 "我听你的还是你听我的?"或者 "你听我的还是我听你的?"的问题。因此,佛教的和谐源于内心对感情和观点的舍弃。有智慧的人通过深入观察,认识到情绪和观点是冲突的根源,于是一次次从厌恶到降伏,就能放弃情绪和观点,达到和谐的境界。因此,修养的进一步定义就是舍弃情见的过程,所以道不是一成不变的,重点在于能够心有所动,观照并纠正行为偏差。

三、心与境的关系

下面,可将心与境的关系分为四个层次:

1. 通过境界炼心: 修行虽有目标,但这个目标不是一生就能实现的,必须在经教中得到肯定。其次,要保持这个目标不变,就必须在良好的环境中继续修行。正因如此,虽然修行与生活密不可分,但在没有掌握这一境界之前,出家修行仍是通过境界磨炼心性的最便捷途径。

2. 随境调心: 到了这一境界,不拘形式,不拘地点,随时随地发现心念偏差,便能觉悟,纠正偏差的心念。

3. 无境无心: 境界的存在来自于我们的分别心,而分别心无非是情绪和观点。这种无心并不意味着无知,而是没有自我中心。既然我们没有任何情感观点,那么所有的境界在感受上都是平等无差别的。

4. 境是妙境,心是妙心:菩萨度众生看似分别心,但因众生根机不同,而有不同的方便法门,如空中做佛事,或建水月观道场等。万境皆妙境,一心是妙心。

第一层是确定修行的知见:放弃妄情妄念,但即使已经知道,也不等于已经做到,因为人因为习气的关系,即使知道了,还是会忍不住经常犯错。因此,第二个层次是要能 "降伏 "习气--认识到自己是被习气所转,降伏妄心,回归清净境界。第三个层次是 "破",破除一切无明习气,达到开悟的境界。第四层是 "悟",觉悟真如本性,修习善巧方便。

现在,虽然很多人也强调生活中的实践,但他们大多缺乏正确知识的指导。(但正如世俗之人也强调和谐一样,他们往往被烦恼所束缚)。最终,他们只能过着不修行的生活。虽然修行过程中打坐、念经、拜佛是必须的,境界的变化也是不可避免的,但这些都必须回归生活才有意义。正如有人常问我:他晚上做的梦有什么意义?我只问他: 这个梦是否对你有启示,你能否把梦中的感受运用到生活中去?如果不能,那就没有意义!意义来自于对生活的感悟,而不是想象。同样,如果你在冥想中有所领悟,出现了某种境界,但你不能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,那么它仍然是没有意义的。运用到生活中,就是让我们减少执着、牵挂和对立,剥离与一真法界之间的层层隔膜,就越能与法界融为一体,越接地气,就越接近中道。

正念的原则

因此,真正的修行是调心,从而回归中道。以下是我们想讨论的与 "中道 "相关的几个要点:

1. 不贪不嗔: 贪嗔痴可分为两个层次,一是未学佛的贪嗔痴,二是学佛的贪嗔痴。未学佛之前,贪的是名、利、财、声望。虽然不应该贪恋这些,但这个不贪恋并不是别人告诉你贪恋不好,你就不贪恋了;而是要亲身经历,认识到贪恋会带来烦恼和麻烦,从而对贪恋产生厌恶,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不贪恋。曾经有人对我说,他戒不了烟!我问他 你为什么要戒烟?他说:"我再抽烟,别人会笑话我的。这并不是他发自内心地想戒烟,而是他接受了别人给他出的主意,勉强戒烟,当然戒不掉。如果一个人能够确信不贪婪会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,自然就不会再贪婪了。

学佛后的第二种贪欲是对境界和努力的贪欲:比如,我们想通读所有经典,想闭关修行,想四处游历亲近善知识,想进入禅定,想开悟。这种贪心也会使我们烦恼丛生,不能悟道利用,久而久之,道心就会退失。

过江修行:探索自在生活的真谛

至于嗔恨,通常是由贪嗔痴引起的。学了半天佛,最后还是因为业障重而自责,或者因为习气重而迁怒他人。这种嗔恨心其实就是因 "贪 "而起。在实践中,境界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一个人的烦恼从何而来,照出一个人在任何境界中是什么样的心态,从而反思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。看同一张报纸,有的人爱看凶杀抢劫,有的人爱看明星版明星梦泪,有的人关心国家大事,事无巨细,而有的人只爱看什么地头蛇在清仓大甩卖,要善于观察自己的行为、心念的偏差,才会知道需要用什么法门去降伏。

2. 不卑不亢:卑、亢表面上似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绪,其实卑、亢互为表里;只是因为机缘巧合,所以表达方式不一样。从佛教的角度看,众生都有我执,即执着某种境界为我。比如,我还聪明,就是要聪明如我,我还美丽,就是要美丽如我。正因为如此,他们必须寻求外部境界来肯定自己。如果对外界的追求受挫,人就会从迟钝走向自卑;反之,如果对外界的追求顺利,人就会从自卑走向迟钝。因此,凡是执着的地方,就会表现出自卑和迟钝。只有不执着,才不会有卑慢。然而,"执着 "人人都有,只是枝末深浅的不同,粗的表现别人看得见,细的表现只是心念的起伏。真正的修行者应该比别人更清楚自己的念头,在念头出现偏差的那一刻就知道应该朝那个方向纠正。这样,它就会逐渐减少,变得无影无踪。

3. 不松不紧: 人为什么会紧张?就是因为得失心太重。现代西方人常常鼓励我们随心所欲。然而,欲望越多,越放不下,就越容易紧张。我们必须能够放下,才能放松。在人的心里,最放不下的就是 "死"。我们常听人说怕黑、怕鬼,其实问题的根源就在于 "怕死"。而

其次,有些人在压力过大时会采取相反的做法--放纵自己。因此,许多现代西方人在紧张的五天工作之后,会尽情地吃喝玩乐,以发泄工作的压力。再比如,学生在大考之后也会放纵自己,所以懈怠和放纵都是因为紧张。真正能放得开的人,不会让自己太紧张,也不必靠放松来调整。不松不紧,才能在很有规律的轨道上进步。现代人之所以追求休闲活动,无非是过度紧张。然而,很多紧张是我们自己想象出来的,比如黑暗,其实只是不同于光明的境界,我们却把他想象成恐怖的深渊。没有人真正知道死亡是什么,但每个人都害怕死亡。这就是想象带来的不安,所以只有当心安住在当下,才能与中道和谐相处,不紧张,不松懈。

4. 不欢迎,不拒绝: 一般来说,对于任何境界,要么欢迎,要么拒绝。有些事情,在它发生之前,我们希望它发生,或者如果它发生了,我们会紧紧抓住它,希望它永远存在,这就是欢迎。还有一些事情是你不希望发生的,或者即使发生了,你也希望它们尽快消散;这就是拒绝。贪、嗔、痴、慢、松、紧,如上所述,都是欢迎和拒绝的不同方面。因此,在迎与拒的过程中,应该审视自己,看看哪些是放不下的,哪些是应该调整的。在学佛的过程中,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,而是要慢慢适应对立的两极,找到中道。中道并非位于两个极端的中点,而是以平常心待人接物,不执着于对立面,不为对立面所困扰。当一个人安于当下时,他的思想才不会转向环境。

最后,不是因为我是佛教徒才需要修行,而是为了追求和谐、自由和圆满,每个人都需要修行。这既是众生的共同愿望,也是唯一的道路。

在第 74 个学年第二学期干部训练营上的发言南洋理工大学宁荣学社


参考资料
(责任编辑:admin)
上一篇:没有了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