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惠能扶风 > 放生感应 > 放生与慈悲心,慈悲心
放生与慈悲心,慈悲心
发表日期:2024-01-23 15:05| 来源 :本站原创 | 点击数:684次
本文摘要:佛教的大慈悲是超越“博爱”的,基督教讲的“博爱”,对象只限于人类,佛教的大慈悲,超越三界,视众生均为平等,佛教尊重每一种生物的生命存在权利,佛教的慈悲以救苦救难,

一、放生野生甲鱼有什么讲究

1、
慈悲心

有一位证得阿罗汉果位的师父,一天在禅定中知道自己疼爱的徒弟只剩几天的寿命,心想:“这么乖巧的孩子怎么只剩下七天的寿命呢?真是太不幸了!不可以将真象告诉他,他小小的年纪,怎么承受得了这样的打击呢?”天一亮,师父压抑着悲伤,将小沙弥叫到跟前说:“好孩子!你有好久不曾回家看望父母了,你收拾行李回去和父母聚一聚吧!”不知情的小沙弥虽然感觉到师父的异样,但是仍然高高兴与地拜别了师父回家乡去了。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,过了七天小沙弥还没有回来,虽然断了烦恼的阿罗汉,也难免为小徒弟的不幸遭遇而怅然伤感,心中正在为再也见不到徒弟而郁郁不乐时,小沙弥突然平平安安地回来了。阿罗汉大为惊讶,牵着小沙弥的手上下打量地说:

“你怎么好好地回来了?你做了什么事吗?”

“没有呀!”小沙弥迷惑地摇头回答。

“你仔细想想看,有没有看到什么?做了什么?”师父不放松地追问。

“噢!我想起来了。回家的途中,我经过一个池塘,看到一团蚂蚁被困在水中,我捡了一片叶子,把它们救上了岸。”小沙弥如实地回答,乌黑的眸子,散发着喜悦的光芒。

师父听了之后,马上再进入神通之中观看徒弟的命运:这个孩子不但去除了夭寿之相,并且有百岁的寿命。小沙弥的一念慈悲,不但救了蚂蚁的性命,也改变自己的命运。

南无阿弥陀佛!

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口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!
分享到:0Loading...

2、中国有句古语: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。面对当代的种种危机,从人类精神文明宝库中汲取精华,武装自己,塑造人类自身,保护环境、保护地球,包括从佛教中汲取其慈悲思想,净化人类心灵,提高道德水准、美化社会显得十分必要。

3、慈悲作为社会普遍的道德规范,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,也是提高人类道德水准、心身健康发展的需要。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,人类对真理、正义和美好理想的追求,都建立在慈悲——善的基础之上。

4、佛教最大的慈善就是救世、救难、治心。救世为务,治心为本。所以,“佛”也就成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救世主的化身,慈悲是佛教道德观的核心。

5、自从文明社会诞生以来,人类社会就进入一个人压迫人、人剥削人的不平等社会,残酷的阶级压迫和剥削使千百万普通老百姓遭受无穷无尽的痛苦。佛教从“善”出发,提出自己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。它宣扬“西方净土”,主张众生平等,提倡尊重、珍惜生命,认为人人都有生存的权力,都是平等的生命个体,应当受到尊重。“膏青翠竹,皆是法身,郁郁黄花,无非般若。”佛教的生命不仅是指有生命的动植物,也指无生命没有感情色彩的大千世界,一山一水,一石一木,都是众生,皆有佛性。佛教推行的戒律就是珍惜生命的充分表现。在佛教的戒律中,无论是五戒、八戒、十戒,其第一戒就是“戒杀生”。这是对历代统治者滥杀人民的强烈抗议,是尊重生命维护下层人们生存权力的呐喊。也是符合佛教及人类共同的道德观——善这一基本世界观的。

6、珍惜生命的强烈情感来自社会现实,历史上无数残酷的战争,成千上万的无辜生命惨遭杀害,其情其景令人震憾,乃至终生难忘。千百年来,古今中外的战场上,受害最大的总是最下层普通老百姓。“兴,百姓苦;亡,百姓苦”,出于对死难同胞的深切同情与怜悯,从善良、爱心、慈悲出发,佛教反对对人的屠杀、滥杀,反对战争,提倡和平。由己及人、由人及物,佛教将慈悲推及到世界万物,将戒杀不仅限于人类,更推及到整个生物界,凡是有生命的都在戒杀之列。因此,佛教并不承认人是大地的征服者,也不是超自然的高级生灵,而是与万物同一的生物体。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。即我与万物同义,我与万物同在,我与万物同体。万物即我,我即万物,万物都是与我平等的有佛性的生灵之物,都享有与人平等的权利。千百年来,人们一直以为自己是上帝的骄子,是与众不同的生灵,形成以人为中心的唯我独尊的统治万物的最高统治者。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,导致全球性的生态环境的恶化、出现能源危机、环境污染、人口爆炸和资源短缺。这些已经成为威胁未来人类的大敌。佛教的戒杀否定战争,提倡和平,否定对动植物滥杀、滥伐,否定对自然资源的滥用,正是维护一种生态平衡,是对人类自身的保护。这样,佛教实际提倡的正好与当前全球伦理学所倡导的一致。对大地的尊重,对全球所有生物体的尊重。这对于破除以人为中心、以人为上帝的思想起到了唤醒和警戒的作用,在人类对地球生物界进滥杀、滥砍、滥伐、滥用自然资源的当代社会,佛教的慈悲思想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,是着眼于子孙万代构筑未来社会的高瞻远瞩的人类思想的精华。

放生与慈悲心,慈悲心

7、佛教的戒杀除了在认识论上视众生平等、都有佛性都能成佛外,还在于他们利用了有神论的因果报应论。精神不灭是佛教的理论基础,早在我国南北朝时期就有过划时代的“神灭”与“神不灭”的论争,范缜的神灭思想虽然光彩夺目,但毕竟不是社会的主流,神存而不灭的思想占据着统治地位。《弘明集》的《形尽神不灭说:“神也者,圆应无生,妙尽无名,感物而动,假数而行;感物而非物,故物化而不灭,假数而非数,故数尽而不穷。”正是建立在这种灵魂不灭的理论基础上,佛教倡导业报论,慧远在《明报应论》中说:“失得相推,祸福相袭,恶积而天殃自至,罪成则地狱斯罚,此乃必然之数,无所容疑矣。”报应有三种:现报、生报和后报,尽管因果报应论丝毫不存在科学依据,但它却体出现了佛教对人类生命的珍惜、对自然环境的深切关注,在人类历史上,由于人们并不能科学地认识自然,因果报应论在人类历史上,在保护人类自身及生态环境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。

8、佛教的因果报应,其积极作用除了表现在戒杀上,更表现在禁食一切有生命的动物,提倡素食这一点上。人类之所以捕捉野生动物,主要是吃,禁止吃动物,就是对动物生命体的保护。国家一级珍稀动物、世界濒临绝灭动物正是人们大量捕获杀戮的结果。在我国,南朝开始禁止僧人食酒肉,并将此与善恶果报、生死轮回结合起来。《大般涅槃经》卷四《四相品》:“从今日始,不听声闻弟子食肉;若受檀越信施之时,应观是食如子肉想……夫食肉断大慈种。”佛教从“善”出发,由戒杀发展到利他主义。“放生池”、“放生会”是佛教利他主义的充分体现。这种利他主义发展的顶峰,就是为生物献身。以身饲虎、贸鸽的故事,被佛教提倡推广,作为一种思想被佛教加以鼓励宣传,这在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社会简直是不可思议,被嗤为荒唐可笑的,然而却是佛教利他主义境界的最高表现。从戒杀、素食、利他再到放生,构成佛教的人生观与价值观。不仅是对动物生命的珍惜与重视,也是对人类自身的保护,对生态环境的保护。

9、慈悲是佛法的根本,佛教的大慈悲,不同于基督教讲的“博爱”。佛教的大慈悲是超越“博爱”的,基督教讲的“博爱”,对象只限于人类,佛教的大慈悲,超越三界,视众生均为平等,佛教尊重每一种生物的生命存在权利,佛教的慈悲以救苦救难,护生保万物之生命为重,基督教的“博爱”,只限于人类之间的爱,并不尊重其他生命的生存权利,亦不护生,他们伪托上帝之语:“凡是天上飞的,地上跑的,水中游的,我都赐给你们作为粮食。”(旧约创世纪),这是不对的!人类或任何生物,都是同根同源的异相生命,各有生存的权利,而没有权利去屠杀吞吃别人的生命!

10、佛教认为各种生命都是同源同根的,都是轮回而再来偿还前生因果的。今日你杀他,他日他杀你,今生你吃他,来世他吃你,因果报应,丝毫不爽,我们必须戒杀生,以免种下恶因而来生转世为猪狗牛羊被人屠杀,我们更须仁人爱物,救难护生,力行善事,多种善因,以减冤孽因果,以消灾难,不但是消自己的灾,也是替众生消灾。

二、南京哪个地方放生好一点

1、所以,佛教的放生,并不是如俗人所视之为无益之事,相反地,佛教的放生,是富于积极意义的护生大事!佛教以放生盛举来提倡戒杀及鼓励护生,使世人从而学习惜命护生的美德,更学习这种义举的化戾消孽的重大意义,今日佛教人士从市场购回一批鱼虾水族为之念经放生,即是救它们出于痛苦灾难,及消除它们对购之烹食者的怨恨,免得它们把怨恨带到来生,再来报复。今日佛教人士从屠场刀下救回的牛羊猪狗鸡鸭,免其受屠杀千刀之苦油烹之痛,我们为之念经祈福,教其修行,免却来生再来受苦或来报复或化为凶戾之气而形成战争屠杀。我们放生,就是努力要为世界解除暴戾凶残的怨毒之气,莫再种恶因,放生护生,能化解三世冤仇,能减少人间兵刀灾祸,放生是极有积极的和平意义的,我们不可信从俗人无知者的诋毁。俗人讥笑我们是傻是痴,由得他笑去,俗人嘲我们迷信,由得他们嘲去!若有人指我们“有心为善”,也由得他说。“有心为善”并非罪恶,只要不存心功德求福报,我们只须有心为善不向福报,这又何妨“有心为善”呢?若都畏人言而不敢有心为善,那就是矫枉过正了。

2、从佛教放生护生戒杀的观念来判断,我们不难了解,这才是慈悲,而不是一般基督教所讲的“博爱”与“人道主义”那么狭窄肤浅。举例以比较之:

3、西方社会的人,大吃牛排烤鸡之余,每每侈谈“人道主义”,当他们看见所蓄养的猫狗生病沉重之时,他们便把猫狗送给兽医打毒针予以“人道毁灭”,说是免得其多受痛苦,当他们看到坐骑马匹失蹄跌伤,他们就开枪射死该马,予以“人道毁灭”,当他们看到躺在医院病床上的父母或子女病重无可救药,他们会得要求医院停止供给药物医治,甚至要求停给氧气,以使病亲早些死去,免得多受痛苦,现在美加与欧洲也很多医生提出要求立法;以准许医生有权停止对无望的病人供给“保命支持仪器”(LifesupportingApparatus),以免病人多受痛苦,又免医院多添工作负担,这样是“人道毁灭”云云。

4、这些就是基督教文化的副产品“人道主义毁灭”!这些是真的人道主义吗?在我个人看来,这些都是虚伪的“假人道”,并不是真的“人道”,这里面只有主观的自我欺骗式的“人道”,以“不忍”见其受苦而将之毁灭,眼不见就是为之“解脱”痛苦了,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观念。

5、释迦牟尼以大慈大悲之心,教世人戒杀生,教世人护生,让万物各遂其生,他甚至于以自己的身体投入虎穴以供幼虎一饱,他甚至割肉以饲饿鹰,他教世人戒杀生,是为了消除一切杀生的恶因,是为了免除世人轮回身受因果之报,是为了万物众生永远平安幸福,是为了免除世上兵凶战危,这才是真正的伟大无我的大慈悲!我们放生,就是仰承他的护生观念,这才是真正的人道主义!

6、拿上述的例子来比较,在佛教界人士的做法,我们无论如何,必会尽一切可能去医治救护垂死的亲人,我们断不会将亲人“人道毁灭”,不错,垂危挣扎是痛苦的(生、老、病、死,这些都是痛苦的,佛陀早有明示,所以教世人了生死出苦厄),但是我们无权越庖代俎来“人道毁灭”任何生命,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来挽救他们生命,来减轻他的痛苦,如果我们自以为“人道”而将之毁灭,即是“杀人”!无论是对亲人,对猫狗,牛马,甚至对于蚂蚁,我们都无权对之杀生的,我们必须尽力护生,我们断不会主观感觉他人的死亡就是其痛苦的解除。“子非鱼安知鱼之乐”,这句话,也有一点意思,也何尝不可改为:“子非猪牛,安知猪牛之苦?”我们怎能体会得出垂危挣扎的生命的痛苦呢?我们怎可武断地认为杀死他就是“人道”助他脱出痛苦?

7、我们佛教人士,除了极力护生之外,我们还要帮助生命获得佛力接引走向极乐世界,所以我们助之念往生咒,我们非但要极力挽救众生的肉体生命,我们还要发心接引众生万物的灵性进入极乐,这些都是佛教的无我的大慈悲真正慈悲心。

8、简以言之,佛教的慈悲境界,绝不是孔孟儒家的“闻其声不忍食其肉”假道学伪君子与基督教的假人道主义假博爱所能望项背的,儒耶都没有真正的平等慈悲成份。

9、

在放生的过程中,真正的目的,就是为了让我们,去提升我们自己的慈悲心,我经常讲的一句话是什么啊,一切凶神恶鬼不怕佛、不怕经、不怕咒,只怕我们的慈悲心,要不很多修学佛法的人,说什么鬼附体了、什么动物附体了,我经常讲,你这有了畜生心,畜生加持你,你就动物附体了;你要有了鬼心,表面像人背后竟做鬼事,那鬼就把你加持了,鬼就附体了;我们要常行佛事说佛话、做佛事,那我们佛菩萨就会加持我们。

10、所以要不很多人,我经常讲,这个修行、修行,修正我们错误的思想,错误的心态和错误的观念,让我们以佛为师、以法为师、以戒为师,这样就不容易偏,尤其现在这个修行过程中,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,大部分人都是为名利而来,就像今天一个居士跟我讲,我什么时间来放生,不是为见秦老师而放生,我就真正是放生来了,还真是这样。


参考资料
(责任编辑:admin)
热门推荐
  • 娱乐资讯
  • 社会百态